桃園笨港國小:再次相聚
「老師,我還記得你們啦!」 再次見到笨港國小的孩子,已時隔半年。 在冬日的陽光下,我們與全校二十九位學生執起鐵鎚,共同用木工為笨港校園打造了數個特別的小角落。 經歷上學期營隊的模型創作,我們思考新課程如何更直接的與孩子的生活串連。...
我們透過舉辦營隊,將空間教育引入偏遠地區,以孩子們身處的「環境空間」作為最容易獲得的學習資源。透過觀察與創作空間,讓孩子們深入了解蘊含於其中的各種知識與議題,並以更多元且有趣的方式融合學習。玩出自信的同時,發現改善家鄉環境的解方。
我們在教學現場中體會到,偏鄉的孩子容易對學習缺乏自信,對未來的想像也因環境單純而相對受限。因此,我們的希望透過創作喚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,提升孩子們整體的自信心與學習動機;同時透過不同的空間主題觸及多元的議題,打開孩子們看見世界的雙眼。
行動目標
我們的偏鄉營隊旨在從短至長期達成4個目標。對初探空間創作的孩子,我們以「無標準答案」的模式培養自信和學習動機。短期課程整合學習,多元表達降低差距;孩子通過不同主題創作拓展生涯想像。最終,深化對環境永續思考,共同翻轉環境、共好發展。
初期
自信心與學習動機
短期
降低學習落差
中期
拓展對未來的想像
長期
翻轉環境共好發展
營隊專案
教學回饋
空間教育是一個很完整的過程,以講解導入,進一步實作、展示與欣賞作品,漸進式地引導學生不斷參與,培養更敏銳的觀察力。
高度參與的空間課程,讓小朋友有機會發想自己的想法並實踐,更具意義地去思考環境與人的關係,並願意付出行動為土地做出貢獻。
口說千遍不如手做一遍,課程帶孩子充分的實作,也給小朋友們充分的空間去發揮自己的想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