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為什麼孩子放棄了?


回憶起童年,你是什麼時候第一次體會「放棄」?


有很多人回答第一次跑八百公尺,有的社會背不起來,還有的人數學題目搞不懂,就先填一個「好像是吧」的數字,心裡還會一邊想著:「反正我國文不錯,認真唸國文就好啦。」


但如果有一天,你放棄的不是某個科目,而是學習這件事本身就阻礙重重呢?



-

不要讓放棄的孩子「被放棄」


還記得去年暑假,我們遇上一位自閉症的孩子。


因為難以集中注意力,「聽課」對他來說是件無聊的事。同時因為無法順利控制自己的肢體及情緒語言,他只能透過激烈的聲響表達他的無聊。最後他坐在教室最後無所事事,成為大人們印象中的問題學生,「反正我不會!」


而我們最不想看到的,就是讓這些放棄的孩子,變成「被放棄」的孩子。



於是,以空間創作課程引起他的學習興趣,就是我們最大的任務。


剛開始,他仍會有較情緒化的反應、拒絕互動,但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提問引導,他逐漸能在回答中梳理與表達想法,也漸漸可以跟著製作步驟動手創作。



讓孩子找到成就感


當作品有了雛形,他逐漸找到成就感,也能摒除焦慮專注起來完成空間模型。過程中他展現的創意不比其他同學遜色,利用粉彩紙、鋁箔紙等等素材創作出一座結合交通設施以及溜滑梯的遊樂場,各個角落皆充斥奇思妙想。


每當完成一個小裝飾,他都會快樂地擺動身體,展現出滿滿的笑容,甚至能用簡單的詞彙,雙眼閃爍地向他人介紹自己的成果。




給孩子扭轉學習的力量


或許有人會說,這樣的轉變只是短暫的如同曇花一現。但我們深信,正是這些不同以往的珍貴經驗,讓孩子重新建立對自己「學得好、做得好」的信心。


這些感動的瞬間,也讓我們在酷熱的夏季中不斷流下汗水,持續陪伴那些缺乏機會的孩子,一同空間創作中獲得持續探索的力量。



7 次查看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