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的九月二十一日,除了是台灣的九二一大地震的紀念日,還是聯合國所訂定的「國際和平日」。
在這個特別的日子,不免要提起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裝置設計——美墨邊境的粉色蹺蹺板。
Image credits: YouTube / Cooper Hewitt
美墨邊界長久以來的問題
美墨邊界的非法移民及販毒問題,一直都是近40年來美國國內重要社會議題,1990年代以來美國不斷「加強」邊境安全和移民管制,但此舉更延伸出了其他社會問題,如:非法移民轉為尋找更艱險的偷越邊境路線;美國邊境巡邏隊對非法越境者開槍射擊,造成輿論質疑及墨西哥的外交糾紛,使得邊界兩邊的種族歧視及仇恨情形越演越烈。
「圍欄」與「牆」阻隔了什麼?
為了管制非法移民及其他問題,2005年,美國總統布希決定在美墨邊境新建698英里長的圍欄;2016年,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更主張加強並升級美墨邊境的圍欄,並用10到15公尺高的混凝土牆代替柵欄,將它稱作「牆」(The Wall)。
從無形的邊界 到 風、光、小生物可以輕易穿梭的格柵狀「圍欄」到 五層樓高的實牆,阻隔了交流,加深了形式上對立,改變了生活在這條「線」兩邊的人民,讓原本就隱約存在的緊張關係越演越烈。
Teeter-Totter Wall突然的出現打破邊界
2019年時在美墨邊界的圍欄上出現了三個顯眼的粉紅色翹翹板,穿過圍欄,橫跨在邊界的兩邊,像跟針一樣,輕巧地跨在圍欄的縫隙上,在翹翹板鎖好的瞬間,圍欄兩邊的孩童及大人馬上坐上翹翹板開始遊戲,這是無需語言及過多解釋,很單純的互動,就像在公園玩耍交到的朋友一樣,自然而然。
雖然「Teeter-Totter Wall」的安裝只不過短短不到二十分鐘的時間,但這儼然是一個重新思考和平對話的極具意義且冒險的藝術行動。
Image credits: Instagram /@rrael
建築師與藝術家的行動造成的引響
Ronald Rael 和 Virginia San Fratello是發起且執行「Teeter-Totter Wall」的兩位建築師及藝術家關注邊界議題已超過20年,而Teeter-Totter Wall點子到真的被實現也已醞釀至少10年,他們在10年間持續關心議題、觀察、發現,在時機尚未成熟時,就持續畫設計圖、不停地做模型,待時機成熟,就會形成一個藝術行動,用簡單幽默的做法點出嚴肅的邊界議題,令人反思,勇敢創造對等的交流。
SDGs16永續的意義,不僅是環境與生態,更是人的平等與權益
正如倫敦設計博物館館長——Tim Marlow 所述:「美墨邊境蹺蹺板(The Teeter-Totter Wall)」啟發我們創造新的交流模式。它以創新又引人省思的方式,展現人類可以超越那些試圖分裂我們的力量。」
一個實踐點子的藝術行動,成功引起各界關注,更於2020年獲得倫敦設計博物館的最佳設計獎,讓此行動不只停留在兩國之間的少數民眾,朝著SDGs16的目標建立和平正義與有力的制度,促進族群包容。
Image credits: YouTube / Cooper Hewitt
Comentarios